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爱因斯坦也曾在这里演讲……2021年12月17日下午,天富平台工会组织全处教职工及校区指挥部全体教职工来到这座曾经被称作“老市府大楼”🧝🏼♀️,老上海人口中的“工部局大楼”,如今见证申城百年历史变迁的市级文物保护建筑——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
项目范围为江西中路以西,福州路以北✌🏻,河南中路以东,汉口路以南💡。项目占地约1.55万m²,地上建筑面积约4.2万m²✍🏿,地下建筑面积2.55万m²,合围建筑庭院内将提供约3000 m²的公共开放市民空间☞。由上海地产集团旗下世博土地控股公司、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投资建设,由上海建工旗下二建集团负责施工总承包。本着“修旧如故🥚,重现风貌”的宗旨,建设者们希冀找回百年老建筑美好的过往,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正如项目经理周善说:“修缮保护重在细节✍🏻,我们要求项目部每一名员工都要有‘绣花’的专注和细心。”
为圆百年“围合”之梦,在本次综合改造中,建设者们在对老工部局大楼修缮加固保护的基础上🤦🏻,将会在中庭区域新建3层地下室及与老工部局之间的2处地下通道,再新建两幢装配式钢结构建筑C楼,使大楼现有的L型缺口进行围合😏,使其外形与当初建造时的设计图一致。“新老建筑不仅要实现内部结构联通,还要达成外部建筑美学上的和谐。

“小红楼”的两次平移后原位保护性修缮无疑是综合改造中的亮点,也是难点。整个平移过程历时十余天🧔🏿,将上海面积最大😹、重量最重的砌体结构工程——重达3800吨的“小红楼”成功移位到指定位置,共移位32.33米,在上海城市更新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项目中的另一亮点技术——管幕钢管顶进技术同样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与心血。项目部采用3台φ800毫米专用高精度泥水平衡钢管幕掘进机🫖,针对管幕顶进的高精度方向控制要求,建设者们在顶管机设备及机头姿态显示系统上作了大量改进👾,安装了倾斜仪传感器、激光导向、激光反射装置、顶管机激光纠偏系统、刀盘电流报警装置等装置。项目经理周善说介绍到“本工程钢管幕共需顶进钢管70根,其中36根每根长9米,34根每根长10米🙆🏽,总计664米🧑🏽🎨👋。该技术在施工领域还很少应用🧜🏿,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本次参观活动让老师们了解了这座上海文物保护建筑的建筑特点和改造亮点🥂🍴、难点🫨,让我们对天富娱乐各校区的老建筑更加怀有匠心的敬畏,正如徐放处长所言“设计和材料互为表里🚴🏿♂️,大家由表及里🕉,追求表里如一,” 在修缮过程中使其“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变“古旧”为“经典”。 未来👩🏿🍳⛹🏽♂️,这些对于上海意味深远的老建筑将以新姿态回归。